顶俩健康

动脉硬化性闭塞的腔内介入治疗

问题描述:请问动脉硬化性闭塞的腔内介入治疗?
发布于2022-02-23・浏览2837次

优质回答

顶俩健康专家团
精创内容 三审三校

动脉硬化性闭塞的腔内介入治疗主要包括术前准备、手术方法、术后处理以及疗效评估。

术前准备是介入治疗的重要步骤,所有患者术前都需要进行CT血管成像检查,以明确病变部位和程度,为后续的介入治疗提供参考。

手术方法中,根据患者的病变部位和病情严重程度,选择不同的穿刺点,导入导丝和造影导管,通过造影明确病变情况,然后将导丝、导管穿过闭塞处。根据病变情况,选择腔内介入治疗的具体方法,包括球囊扩张、支架植入等。

术后处理主要包括抗凝治疗,所有患者术后均需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2-5天,之后改用口服华法林,定期查凝血像以调整用药剂量,以减少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几率。

疗效评估方面,腔内介入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缺血症状,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,减少了截肢率,但也有一定的风险,如术后可能出现血肿、脚趾缺血等并发症。因此,患者在接受腔内介入治疗后,需要进行长期的随访,以及必要的抗凝治疗,以保证治疗效果。

总的来说,动脉硬化性闭塞的腔内介入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,但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配合,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。

提示:科普内容不作为诊疗依据,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。